老區開發和扶貧工作
【圍繞統籌城鄉發展調研獻策】 2013年,東臺市老區開發促進會和市扶貧開發協會(以下簡稱“兩會”)確定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和發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作為主要課題,制訂調研計劃,先后調研撰寫《這個經濟薄弱村如何實現農民增收——五烈鎮張垛村的調查》和《一批正在成長中的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時堰鎮四個家庭農場的調查》等兩份調研報告。張垛村2010年人均純收入是東臺市10個最低村之一,2012年躍升到13955元,已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主要經驗就是政府扶持其改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推進農業機械化,促進勞動力轉移,F該村常年務工人員達728人,平均每戶1.1人,加上季節性務工人員,勞力轉移比例超過80%。這份報告在鹽城市扶貧協會年會上作了交流,并被《江蘇老區》和《鹽阜老區》摘登。時堰鎮四個家庭農場的調查上報后,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衛紅批示:“很好。轉發其他鎮區閱研!笔形睍洿尬能娕荆骸按苏{查報告很好。調查的是時堰鎮,對各鎮有啟示和借鑒作用。請農辦、農委閱研!备笔虚L金學宏批示:“該調查報告內容具體翔實,對東臺市家庭農場的發展也提出了積極有益的建議。擬請辦公室轉發!笔姓k公室轉發各鎮,《東臺日報》也全文刊登。是年,各鎮分會立足本鎮實際,共完成調研報告18篇,被省、鹽城市和東臺市老區刊物及新聞傳媒采用11篇。其中:溱東鎮鮑莊村組建收割機合作社跨區作業的調查,時堰鎮雙先村植保專業合作社的調查,弶港鎮尖南村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的調查,南沈灶鎮賈壩村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富民強村的調查,五烈鎮樂意村組織會員開展“兩帶”(會員帶頭致富和帶動鄉鄰致富)的調查等,分別從不同側面總結當地推進農業現代化致富農民的經驗。富安鎮分會調研撰寫的西場村黨總支書記許丹鳳帶領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的典型事跡,引起上級黨委、政府的重視,許丹鳳被評為全省“十佳”女村官。
【“四幫措施”幫扶低收入農戶致富增收】 年內,“市兩會”采取“四幫措施”,幫扶低收入農戶致富增收。
結對幫扶 對納入“十二五收入倍增”的190戶低收入農戶,包括在前兩年已實現倍增的78戶在內,繼續由老同志、專業大戶和現職村組干部會員組成“三結合”幫扶小組,因戶制宜,通過發展高效農業、規模養殖、三產或務工實現增收。經多方努力,2013年人均純收入已達8012元,比上年增長32.4%。當年有100戶實現倍增,三年累計達倍增的共占幫扶總戶數的93.6%。五烈鎮分會結對幫扶的17戶,年人均純收入戶戶超萬元,其中有16戶分別提前2~3年達到倍增目標。
產業幫扶 全年共向省扶貧協會和省老促會爭取無息或低息(年息4%)農業產業化項目貸款100萬元,加上市財政安排的4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合計140萬元,借給金穗麥芽、富民飼料、海天海產品等9家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生產。這些企業幫扶的285名來自貧困家庭的職工,月工資2500~3000元,當年增加工資性收入800多萬元。
科技幫扶 市、鎮“兩會”配合協助農技部門邀請農業專家講授作物栽培、畜禽飼養等方面的新技術、新經驗、新信息,村會員領導小組繼續辦好科技致富學校學校,幫助廣大農戶提高種植業、養殖業的科技水平和經濟效益。
助學幫扶 推薦的9名優秀貧困生報考廣東國華中學,有5人喜被錄取。通過省扶貧協會向碧桂園集團爭取到1萬元捐款,資助了三倉、許河等鎮10名在讀的初中貧困生。各鎮分會共募集資金20.24萬元,資助了1039名初中、小學在讀貧困生和新錄取的貧困大學生。富安鎮分會向鄉友、民營企業家吳淑珍爭取到50萬元慈善捐款,在吳的母校富安中學設立了助學基金。
【組織“兩帶”實現共同富! 年內,市“兩會”積極組織“兩帶”,努力實現共同富裕目標。全年三級協會共組織發動3149名村組干部、專業大戶、農民經紀人和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會員參與“兩帶”,帶動21789戶農戶增收致富。市會著重抓了以下幾個環節:一是加強對接。村會員領導小組建立檔案,記載參帶會員所帶動農戶姓名、項目及計劃增收的指標,做到有據可考。二是現場促進。市會通過召開現場會,組織各鎮分會理事長觀摩,推動了“兩帶”工作的開展。三是樹立典型。鞏固發展老典型,不斷培育新典型。市會原樹立的三倉鎮農民經紀人王青,帶動農民致富年年有新套套。2012年,他在原來牽頭創辦蔬菜產銷合作社帶領農戶抱團闖市場的基礎上,與南京22家大專院校、工廠和超市對接,減少中間環節,使菜農和消費者雙方受益。2013年,他又通過設在當地的市現代農業展示館參與網絡銷售,在山東發展了一批新客戶,全年網絡銷量已占20%,為合作社近千農戶降低了銷售成本。
【開展“賽三事”活動推進五個文明建設】 年內,市、鎮“兩會”將“賽三事”(熱心公益做好事、推進發展辦實事、促進和諧解難事)活動列入全年工作要點,層層部署落實。全年共有2722名會員參與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3834件。在具體工作中,著重抓了三條:一是認真組織發動。鎮分會印發《會員奉獻卡》,由村會員領導小組對會員所辦好事、實事和解決的難事及時記載,每季度填卡上報分會。分會年終評選出本地十佳會員,并推薦3人上報市會。市會經兩下兩上的投票,選出了新街鎮周正明、許河鎮丁年印、唐洋鎮杭慶生等“賽三事”十佳會員!笆选睍䥺T事跡由《東臺老區》出?,頒發榮譽證書,給予適當獎勵。二是重抓宣傳鼓動。對“賽三事”的突出事跡,分會除通過鎮有線廣播或自辦新風小報宣傳外,并向新聞媒體及各級老區刊物投稿,激發群眾中的正能量。三是多方激勵推動。頭灶、五烈等鎮分會將“十佳”會員納入鎮涉老社團“雙先”會一并表彰。安豐鎮分會將評選“十佳”會員與黨委、政府組織的評選“安豐好人”相結合。溱東鎮2013年評選了25名“溱東好人”,其中鎮分會評選的“十佳”會員就有8人,占1/3以上,事跡簡介登上了《東臺日報》。
【切實加強“兩會”隊伍建設】 年內,切實加強“兩會”隊伍建設,有效提升“兩會”人員素質。在市委、市政府關心重視和市“兩辦”組織協調之下,市老促會六屆一次和市扶貧協會四屆一次會員代表會順利召開,選舉了新一屆理事會成員,通過了新的“兩會”章程。市鎮“兩會”組織致力于打造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社團,堅持學習日制度,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以較少的人員較好地完成了兩個協會的工作。與此同時,重抓基層網絡建設。重新修訂印發《分會工作目標管理實施辦法》,從8個方面規范分會的工作要求,使分會運行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為了進一步推進村會員領導小組的建設,9月份,市會在時堰鎮九龍村召開基層組織建設現場會,組織各鎮分會理事長參觀,對面上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各鎮、村協會組織還十分重視從退下來的村組干部、專業大戶、農民經紀人、民營企業與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中吸收新會員,全年新發展會員421人,為“兩會”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10月上旬,鹽城市老促會在市富安鎮召開了有各縣(市、區)老促會理事長、秘書長出席的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推進專業合作社發展現場會,對東臺老促會網絡建設工作給予肯定。
(吳耕野)
医生揉我的小蜜豆H文,波多野结衣电影,隔壁白嫩少妇夹得真紧,永久免费av网站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