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下一代工作
【概況】 2013年,東臺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德育人,創新發展,立足基層,多辦實事,取得新成績。3月,市關工委和富安鎮富東中學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楊健被鹽城市精神文明委員會分別表彰為第二屆鹽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9月,市關工委被中國關工委表彰為宣傳報導和征訂發行工作“先進集體”;同月,富安鎮關工委被中國關工委表彰為“五好基層關工委先進集體”;10月,新街鎮德育中心校、東臺鎮薛舍德育分校和富安鎮富東中學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楊健、頭灶鎮德育中心校副校長周錦龍被江蘇省文明辦、省關工委表彰為全省城鄉社區校外教育輔導站工作“示范輔導站”、“優秀輔導站”和“先進個人”;同月,市教育局、教育局關工委主任李春桃和局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陳慶芳被省教育廳表彰為全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獎和先進個人;11月,市司法局關工委、五烈鎮沙河村關工委和弶港鎮關工委副主任、弶港鎮新曹社區關工委主任周裕華被江蘇省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領導小組、江蘇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江蘇省關工委分別表彰為全省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村)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12月8日,市關工委表彰2013年度“教子有方戶”101戶。
【“中國夢”主題教育】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市關工委立即進行學習研究,認為這是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新目標,確定2013年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老少共話中國夢”的主題教育。年內,市關工委首先組織專人編寫了《我的中國夢》宣講稿,通過市委宣傳部的《東臺宣傳》內刊和教育局的“東臺教育網”,發至鎮、局、社區(村)、學校和企事業基層關工委;同時從報刊上選編了《中國夢宣傳教育資料專輯》,在《東臺關工》內刊印發,供基層關工委“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軍人、老科技、老教師)宣講員備課選用。全市青少年“中國夢”教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學期開學,各鎮、校主要通過國旗下的講話和廣播自辦節目等,宣講“什么是中國夢,什么是我的夢,我的夢與中國夢是什么關系”。在廣大中小學生中初步形成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立復興志,圓中國夢的氛圍。第二階段是4~5月份,各級關工委以德育學校為平臺,以《我的中國夢》講稿為教材,結合本地歷史和青少年思想實際,一講一講的解讀。宣講主要闡述四個問題:“講歷史,不忘民族恥辱;講今天,不忘黨的英明偉大;講未來,不忘‘雙百’宏偉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講我的中國夢,不忘自己應擔的歷史責任!睋y計,全市各級關工委共撰寫鄉土、校本教材494篇,651位“五老”宣講員深入學校、企業、機關、社區宣講487場次,32.14萬人次受到較為系統準確的中國夢教育。通過宣講,廣大青少年懂得了“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在當代中國,“中國夢”的實現形式,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少年應該把個人的夢想融入偉大的“中國夢”,從小立志,奮發學習,為實現“中國夢”準備知識和力量。第三階段是暑假期間,通過關工委組織的各種活動,深化教育效果。市關工委推廣富安鎮關工委實施“四千(千人‘中國夢’問卷調查、千人讀紅書寫心得卡、千人學雷鋒續寫雷鋒日記、千人參加我的‘中國夢’征文競賽)四百(自編百期《德育手抄報》、創作百件‘中國夢·我的夢’詩書畫作品、精選《中國夢·我的夢》征文百篇、評選百名‘閃光的星星’)四十(評十佳老少共話‘中國夢’創新活動、十佳德藝雙磬校外輔導員、十佳‘新三好’少年、十佳才藝展示新星)工程”的做法。各鎮關工委普遍開展各類活動,五烈鎮關工委組織了“我的夢·中國夢”千人征文競賽,許河鎮關工委開展以“中國夢·我的夢”為主題的德育手抄報競賽,唐洋鎮關工委組織“同鑄復興路,共圓中國夢”文藝展演。全市中小學生參加征文17398人次,圖片展226場,參展12.67萬人次,演講比賽255場次,906人次青少年參加演講,15.78萬人次聽講。為了使“中國夢”教育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使青少年更加入心入腦,市關工委圍繞“中國夢”教育精心組織了四項活動。一是唱響歌曲《十謝共產黨》。市關工委選擇《人民日報》刊載的普通農民感謝黨的政策帶來各方面巨大變化而作的《十謝共產黨》為詞,經修改后請音樂家譜曲,由市實驗小學合唱團演唱,錄制成光盤,發到全市基層關工委,市關工委和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文廣新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在全市青少年中廣泛深入開展教唱活動。這是一首感情豐富、旋律優美、好學易唱的歌,全市6萬多名中小學生都學會了《十謝共產黨》,不少學校還組織了《十謝共產黨》的歌詠比賽,學生唱帶動了家長唱,該曲逐步走向社會,就連一些廣場健身的老人都選擇該曲伴舞,在互聯網上,《十謝共產黨》歌曲的點擊率達十多萬次。二是演講。在《中國夢》教育中,各鎮、校開展了有全班共話、師生共話、祖孫共話、“五老”和結對青少年共話“中國夢”等多種形式的演講活動255場,906人登臺演講,參聽15.78萬人次,在此基礎上,市關工委6月22日在東臺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辦了“老少共話中國夢”演講比賽,來自基層的7對老少選手以自身的經歷和身邊的人與事表達了在黨的領導下,共筑中國夢的信念和決心,市電視臺在黃金時間多次向全市播出;8月,從演講比賽中選拔出的市實驗小學老教師沈淑靜和學生薛飛揚一對老少選手代表鹽城市關工發參加了全省“老少共話中國夢”演講比賽,榮獲二等獎。10月,富東中學留守兒童德育分校制作的“三代同話中國夢”視頻代表鹽城參加全省校外輔導站活動視頻案例展示比賽,榮獲二等獎。三是開展讀書活動。讀書,讀好書,是青少年增長知識、開拓眼界的有效途徑。市關工委挖掘利用“農家書屋”資源,要求鎮、村關工委認真組織青少年進“農家書屋”,讀勵志書箱。市關工委與市文廣新局聯合發文,全市360個行政村都選聘1~2名“五老”擔任“農家書屋”協管員,引導、組織中小學生進農家書屋讀書并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暑期,27226名青少年參加讀書活動,有的成立讀書會,有的開展一書一評,有的做到一書一得(讀一本書寫一篇心得),讀書熱潮在基層掀起。四是續寫雷鋒日記。市關工委推廣城南中學和富安中學的做法,鼓勵青少年在學習雷鋒的同時,像雷鋒隨時記載自己學習心得那樣,把自己心中的“中國夢”和成長經歷記載下來,堅持下去。全市48319名青少年參加讀寫雷鋒日記活動,共寫日記15.2萬篇,各鎮、校關工委有的組織日記展示,有的出版日記?,有的開展日記評獎。在續寫雷鋒日記活動推動下,全市青少年共做好事一萬多件,受到社會、家長和學校的一致好評。市關工委組織開展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在鹽城、省和全國產生良好的影響。5月,鹽城市關工委在東臺召開現場會,推介東臺“中國夢”主題教育的經驗;9月,在全省老少共話“中國夢”專題教育交流會和鹽城市基層關工委主任培訓班上,東臺關工委作專題介紹,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家教周報》也以一個整版的篇幅,介紹東臺市關工委“中國夢”教育的做法。
【“德育四聯動”提升質量求實效】 年內,全市青少年德育學校建設在基本全覆蓋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量。在中國夢主題教育中,各類德育學校在組織“五老”與青少年面對面授課的同時,普遍開展老少共話、走出去、請進來、知識競賽和唱紅歌、寫日記等活動,貼近主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青少年喜聞樂見,入心入腦,收效明顯。加強德育學校的硬件建設,4月和8月,市關工委向省爭取44臺和38臺兩批電腦共82臺,全部下發到十個鎮、兩個村、兩個社區、兩所學校關工委,建立德育學校電子閱覽室,并由此帶動了基層爭取資金和資助,建立電子閱覽室38個,電腦總數613臺;市關工委統一制訂下發《德育學校電子閱覽室管理制度》和《德育學校電子閱覽室青少年上網守則》,對電子閱覽室的管理、安全、開放時間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在當年“家家到”時進行了重點檢查;電子閱覽室的建立,為青少年打開了一扇新的知識之窗,在這里不僅可以綠色上網、健康娛樂,留守孩子還可以通過視頻與在外務工的父母無障礙及時交流。是年,市關工委組織“中國夢”為主題的第九屆德育手抄報競賽活動,在老同志、教師、家長的積極支持和指導下,廣大青少年學生辦報熱情高漲,不僅學校辦、鎮村辦、社區辦,不少學校班班辦、人人辦、月月辦,基本達到全面普及。當年全市共辦報5萬份。12月,市關工委表彰了一等獎40個、二等獎51個、三等獎61個、優秀指導獎40個、組織獎5個、紀念獎150個。當年,全市共組織道德點評480次,參加的青少年6913人。全市7.6萬名中小學生參加了美德伴我行活動,11月份國家教育部關工委主辦的《家教周報》派記者到東臺,深入這項活動的發起單位市第一小學采訪,并作專題報導。
【積極參與創新社會管理】 年內,全市各級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優勢,積極投入創新社會管理。市關工系統共有法制報告團(隊)76個,“五老”法制報告員453人,全年為青少年做法制報告443場,受教育40.12萬人次。全市69所中小學,都有“五老”擔任法制副校長,常年對青少年進行法律方面的教育、咨詢、幫助和引導。606名“五老”組成168個幫教小組,與229名“問題青少年”結對幫扶,166名得到轉化。157名“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對全市所有營業性網吧和游戲廳實施掛牌監督。開展創建未成年人零犯罪村(社區)工作,當年全市343個村和社區實現未成年人零犯罪的占95.3%。
【為青少年困難群體排憂解難】 年內,全市各級關工組織繼續以留守兒童、孤殘棄兒、困難家庭兒童等青少年弱勢群體為關愛重點,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辦實事。對全市父母雙方在外務工的12717名留守兒童都建立了臺帳、各中小學普遍開辦了留守兒童德育班、培訓班,對他們思想上開導,心理上疏導,生活上指導,學習上輔導幫助,促使他們健康成長,富安鎮富東中學關工委專門辦了《留守兒童導報》,指導留守孩子的思想與學習。全市關工系統共籌集助學助困資金116.35萬元,資助654名困難家庭兒童的學業。同時,市關工委積極向上、向外爭取資助,4名孤兒長期接收中國愛德基金會每人每年1240元資助;8名特困家庭兒童長期接收省關心下一代基金會資助每人每年200元資助;年內又新爭取鹽城市關工委資助15戶特困家庭學子每人500元。5月19日,《揚子晚報》啟動“2013利群陽光助學行動”,市關工委及時組織各鎮關工委摸排本地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考生,高考分數公布后,迅速篩選上報了考分達本科二類錄取分數線以上的特殊困難家庭考生14名,8名學子獲批,8月19日,領取了每人5000元助學善款。
【引導農村青年學科技奔小康】 年內,市各級關工委繼續動員和組織老科技、老專家“出山”,以“三扶(扶志、扶技、扶創業)兩創(創青年農民示范基地、創青年農民創業之星)”為重點,引導青年農民學科技奔小康,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全市共辦政治科技學校206所,農業科技指導咨詢機構201個,參加學習培訓的青年農民6823人。是年,全市288名農業老科技、老專家投入“三扶兩創”。市農委關工委的10名老專家,幫扶5個鎮,掛鉤了8個示范點。他們看準安豐鎮“華東山羊市場”的商貿優勢,幫扶出一批青年農民養羊創業,全鎮涌現出8個大、中型標準化山羊養殖場,帶動150多戶農民養羊獲利,青年農民卜仁軍在老專家幫扶下,年出欄商品羊5000只,純收入100多萬元。畜牧獸醫專家丁晉成幫助青年農民夏巍,將家庭養雞場辦成籠存20萬羽,規;、標準化、產業化的種雞場,躋身“國家標準化示范場”行列。當年市、鎮共評選出青年農民創業之星135個。
【加強關工委自身建設】 2013年,全市關工委總數703個,其中鎮局40個、中小學69個、社區(村)382個、民營企業212個,形成全覆蓋的關工網絡。年內,市關工委繼續狠抓基層關工委“五有五好”(有班子、有隊伍、有陣地、有經費、有制度,領導班子建設好、“五老”作用發揮好、制度健全執行好、積極探索創新好、活動經常效果好)建設,鎮、局、學校關工委全部達標、村(社區)95%基本達標。市教育局關工委以活動常態化為抓手,逐校檢查驗收“五有五好”,促進學校關工委工作。頭灶鎮關工委扎實開展基層“五有五好”創先爭優活動,6月份組織各村居對照“五有五好”找差距,落實缺什么補什么的措施,10月份以“五有五好”為內容,開展“村村到”大檢查,年終召開創建“五有五好”表彰會。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關工隊伍建設,市關工委計劃用三年時間,將基層關工委骨干全部培訓一遍。10月30日,第一期基層關工骨干培訓班在市委黨校舉辦,170人參訓,市關工委領導就基層如何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做輔導報告,20多個單位作經驗介紹,參訓的基層關工骨干普遍感到開了眼界,學了經驗,懂得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知道工作應該抓什么、怎么抓,收獲很大。
(李佳禾)
医生揉我的小蜜豆H文,波多野结衣电影,隔壁白嫩少妇夹得真紧,永久免费av网站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